来源 |中国经济网(ID:ourcecn)综合央广网、北京日报、透彻科技等
饿了么、口碑正式合并!
10月12日,阿里宣布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由饿了么和口碑合并组成。这也被视为阿里与美团的竞争升级。未来,不仅外卖领域两强竞争将进一步常态化,双方还可能在更多生活服务细分领域交火。
双方合并成立新公司
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正式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由饿了么和口碑合并组成。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王磊(花名昆阳)将担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向阿里集团CEO张勇汇报,并兼任饿了么CEO;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范驰(花名程咬金)将继续带领口碑业务,向王磊汇报。
此前阿里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将设立一家控股公司,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旗舰公司,并已收到来自阿里集团和软银集团等投资者的超过30亿美元投资承诺。 今年4月,阿里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在业界看来,阿里之所以重金收购饿了么,除了看重其在到家场景的入口地位,可以从外卖切入鲜花、医药、商超等领域外,更在于其能够完善阿里的即时配送体系,打造服务于新零售生态的新物流。
饿了么被收购完成后,便从KA(大客户)开始与口碑密切合作。4月底饿了么口碑的账号信息开始打通,打通内容包括账户体系、红包、代金券等营销系统。饿了么旗下配送平台蜂鸟开始向包括口碑在内的新零售业务输出运力。阿里逐步加大对饿了么投资的过程中,原本的口碑外卖业务,实际上已经交给饿了么运营。今年年初,阿里宣布将口碑纳入新零售体系,并入阿里新零售的四路大军(餐饮、电器、服装、生鲜)。可以说,口碑和饿了么的合并,是在新零售战场的联合。
据悉,饿了么和口碑将进一步从“到家”和“到店”两个场景合力并进,饿了么丰富的本地生活服务资源和强大的即时配送能力,加上口碑的成熟商家服务体系和深刻的消费者洞察,将作为一个整体,推动以餐饮为主体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全面数字化、互联网化升级。
新成立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和饿了么一起在676个城市服务商家达到350万。在饿了么的平台上,有66.7万的月度活跃骑手为消费者服务,平均每个用户每年下单近20次;在口碑的平台上,1.67亿月度活跃用户充分享受着完善的到店服务。
阿里巴巴表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成立是阿里巴巴集团完成对大消费领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继新零售取得丰硕成果后,本地生活服务已成为阿里生态战略的最新高地。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也明确了未来目标——重新定义城市生活。
阿里CEO张勇在员工信中写道:“在社会商业走向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和新制造全面结合的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做大餐饮市场,它将承担更大的使命——重新定义城市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便利。”
新公司将备战双十一
未来,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将与阿里生态内原有各个板块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和化学反应。在新零售、会员体系、营销、物流、金融等领域,围绕城市生活,都将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以每个人为中心,在3公里半径内,到店享受个性化服务,在家也有丰富餐点和超市日用送上门;在手机淘宝下单,最近门店发货,30分钟送到家;完备的社区医药服务24小时在线24分钟送达……最终,数字化的本地服务将延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惠及8亿中国城镇居民。
而在即将开始的第十个天猫双11,本地生活服务将作为一支新军首次参与,使天猫双11进一步成为涵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全场景狂欢。有业内人士认为,阿里巴巴选择在当下宣布二者合并,也可视为是在为不久后即将开锣的“双11”“双12”等年度电商及新零售大战“备战”。
美团面对的是阿里的“团战”
饿了么口碑合并,意味着战场边界的扩大——从餐饮外卖到本地生活服务,同时也意味着消耗战的升级——从单线业务的对抗到体系内协同作战。
从单线业务上来看,美团点评仍然处在领先位置。美团点评上市后公布的首份财报中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263.5亿元,其中餐饮外卖收入达到160亿元。而在阿里巴巴公布的新一季财报中,饿了么在今年第二季度营收为26.12亿元。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Q1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美团外卖占据中国外卖O2O市场54%的份额,饿了么占据35%。
但与此同时,饿了么对抢夺市场份额的态度几乎是不留退路的,且多次宣称“投入不设限”。在今年7月的“夏季战役”中饿了么已投入30亿人民币资金,预计在一年内拿下50%的市场份额。
尽管在单线业务的数据上落后于美团点评,但饿了么口碑的优势在于生态协同能力。即在阿里生态体系内,饿了么口碑在会员数据、消费者洞察、商家服务体系、即时配送能力、产品技术等方面和阿里生态其它业务多有协同。
美团点评的生态感则相对弱。据透彻科技分析,虽然美团一直在扩充自己的边界,并努力形成自己的生态效应,但是平台上的角色到底还不够多,除了已经发展成型的团购、外卖和酒旅业务之外,能够扩大估值提升规模的出行、单车和新零售业务都还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气候。反观阿里,则早就在电商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新零售、支付、B2B等相对成熟的生态闭环。
主要业务之间的关联感强弱,决定了联动效应的强弱。在这一点上,美团面对的不是单线业务的较量,而是阿里系多个对手的协同力量。